复旦大学王茜/姜世勃/陆路团队揭示:呼吁全球监测H5N1流感病毒2.3.4.4b分支,探索多靶点抗病毒策略
2025年3月13日,复旦大学教育部/卫健委/中国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的王茜/姜世勃/陆路团队在Current research in microbi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signat
2025年3月13日,复旦大学教育部/卫健委/中国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的王茜/姜世勃/陆路团队在Current research in microbi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signa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王钦宏研究员团队概述了用于酿酒酵母进化的合成生物学方法和工具,对转录调控、依赖模板和不依赖模板的进化策略进行了详细总结,并系统回顾了进化酿酒酵母在提高环境胁迫耐受性,提高生物燃料、大宗化学品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发酵性能方面的应用。
2025年3月6日,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向WOAH通报称,英国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禽流感病毒(AIV),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一直威胁着家禽业和人类健康。据《纽约时报》报道,近三十年前,不同版本的H5N1病毒(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在东亚出现,主要感染鸟类。随后的几年里,H5N1病毒感染了至少940人,其中大约有一半死亡。
这看似巧合的全球疫情,揭开了自然界最细思极恐的病毒物流网:每年800亿只候鸟的迁徙路线,竟暗藏致命的“病毒快递服务”。但真相远不止于此,最新曝光的军事文件显示,某些国家甚至试图人为操控这条“死亡航线”。
美国内华达州奶牛群感染一种此前从未在奶牛身上发现过的H5N1禽流感病毒D1.1变种,已经在北美导致1人死亡1人重病,病毒学家和研究人员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警告说这种突变病毒标志着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的一个转折点,“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这种病毒的大流行”。
近期,美国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数不断上升,并报告了该国首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今年以来,我国尚未报告新增的人感染H5N1型等高致病性禽流感,但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仍需保持警惕。
2月3日,“大S因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离世”的消息席卷网络,这么常见的疾病,为什么会致死?流感是如何发展成肺炎的?面对流感、肺炎的“獠牙“,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广谱中和抗体,通过靶向病毒的稳定区域,降低免疫逃逸风险,保护猴子免受严重的 H5N1 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这种抗体的有效期长达数周,有助于预防疫情爆发,并为通用流感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广泛中和抗体,通过靶向病毒的一个稳定区域,降低免疫逃逸的风险,从而保护猴子免受严重H5N1禽流感的侵袭。 这种抗体可持续有效数周,有助于防止疫情爆发,并为通用流感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禽流感对一般公众来说似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但是这种疾病,技术上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自19世纪以来就一直在使鸟类患病,而且可能更长。在人类中,病例至少可以追溯到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如果科学家能在几百年前对废水进行调查,他们可能会发现废水循环
近期,高福院士研究团队与多家研究单位合作,对牛传播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受体结合特性、组织嗜性及其结构变化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阐明了HA蛋白受体偏好性的分子基础,并提示了该流感病毒的潜在风险和应对其进行持续监测的需求。相关研究成果以“Rec
自2003年11月以来,全球已有24个国家报告了超过900例人类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H5N1)病例,累计病死率约为50%。在美国,属于2.3.4.4b分支的甲型H5N1病毒于 2021 年开始卷土重来。自2024年3月首次怀疑美国奶牛向人类传播甲型H5N1病毒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1]在国际流行病防范日(2024年12月27日)说:“COVID-19这场危机或许已经过去,但残酷的教训依然存在——世界在下一次大流行到来时仍然会措手不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在被问及世界是否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了更充
德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德克萨斯州一名患者身上发现的禽流感病毒株中发现了九种突变。 坏消息:这种菌株显示出更强的致病能力,在大脑中的复制能力也更强。 好消息是 好消息:目前已获批准的抗病毒疗法对这种病毒仍然有效。
科技媒体 scitechdaily 昨日(1 月 1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生物医学研究所(Texas Biomed)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 H5N1 禽流感病毒。
引用格式:廖春晓,王波,吕筠,等.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5, 46(1): 1-8.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41230-00839.
每年的冬天因为气温较低,非常适合病毒的生存,病毒会异常活跃,这就导致很多人会患上呼吸道疾病,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也能了解到,我国的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指数正在形成上升趋势。
2025年1月9日,华盛顿—— 美国卫生当局近日通报,国内首例因感染H5N1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此名患者为一名成年人,感染后不久出现严重症状并最终不幸去世。令人关注的是,研究人员在患者体内发现H5N1病毒发生了变异,这一变异可能会影响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性,引发
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理解病毒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是防控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佛山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黄淑坚教授/温峰教授团队携手江西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柳叶刀-微生物》(Lancet Microbe, IF=